大家还知道“软盘”是个什么吗?
这是一个“暴露年龄”的事儿。在如今提起电脑“软盘”,或许有人还能够从泛黄的记忆中找到一些印象。而更年轻一些的网友,在听到这个词的时候,很可能会一脸懵懂的问:“软盘是什么?”
软盘是一个用来存放数据的方形储存设备。这种设备相对于磁盘或是光盘来说材质都较为柔软,所以被称为软盘。作为95后,记得小时候,翻翻家里的光盘碟包,还能翻到几张软盘。
小小的一块,可装可卸,携带方便。不过,作为一件储存设备,因为容量实在太小(只有1.44MB),它也早已被光盘和U盘给取代,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图源豆瓣
在高速发展的时代,过去的电子产品一波波被淘汰,新的高科技产物不断产生,也让我不得不感叹科技发展的瞬息万变。
不过,作为最早的一款外接储存设备,软盘的图标在许多产品的设计中依旧存在着。
写文章的时候下意识抬头看了眼
包括在游戏中,玩家也经常能够见到这些软盘的图标。
令人惊喜的是,最近的一款新游,让已经完成“使命”的软盘,重新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它就是5月24日登陆steam,同时首发加入XPG的游戏——《软盘骑士(Floppy Knight)》。
相信一些玩家在见到游戏封面时,会产生一种谜之熟悉感——是的,作为由《骰子地下城》的插画师Marlowe Dobbe参与的游戏,《软盘骑士》一样继承了这样可爱到爆炸的画风。
而出于对《骰子地下城》89%特别好评的口碑,以及对软盘这样模糊又神秘的印象,我带着期待点进了游戏。
(顺带一提,游戏目前还不支持中文。不过剧情对游戏的影响不大,同时大部分卡牌都有着简单易懂的标识和介绍,玩家在游玩时还是能够接受的。)
《软盘骑士》的故事是从一个发明开始的。沉迷捣鼓科技产品的主角Phoebe发明出了一款特殊的“软盘”,而这种软盘插入她的仿生臂Carlton(同样是Phoebe发明的)之后,可以生成一种叫“软盘骑士”的生物。
Phoebe对自己的发明满意不已。
给仿生臂插上软盘,便能生成“软盘骑士”
然而,随后Phoebe的父母却对她这样每天“家里蹲”,并且和机器交流的奇奇怪怪的行为所不满,希望她能够多看看外面的世界,享受生活。
对于父母的不理解,Phoebe决定和她的仿生臂外出探险,通过用“软盘骑士”战胜敌人的方式,赚到足够的钱,搬出父母的家。
相对于《皇家骑士团》这样身负使命的故事,又或者是《陷阵之志》抵御侵袭的游戏背景,《软盘骑士》这样贴近生活的剧情,实在是不能让我严肃起来。而游戏可爱的画风,也让我抱着消遣的态度进入了游戏。
然而,当我顺利度过新手教程,开始闯关的时候,游戏的难度却给了我个“下马威”。
在第一关时,当我面对两个只有几滴血的哥布林时,却死了又死,重开了好几次。
这时我才开始明白,在可爱的外表下,游戏的确是一款战棋类游戏,需要步步为营,小心谨慎地走好每一步。
游戏中做到了创新的一点是,不同于传统的战棋游戏,《软盘骑士》中并不会出现拥有剧情的角色,而是以数量众多的卡牌角色代替,并以此进行对战。
此外,游戏达成的条件也不一定是将敌人清理干净。
随着关卡的跟进,你有时需要击破关卡中的“卫星”以完成关卡。
又或者在限定的回合内保护友方,则可以成功过关。
而一些附加的条件以更多金币为奖励,给关卡带来了更强的挑战性。
在游戏开始时,我们能够拿到一张“指挥官(commander)”。如果指挥官死亡,则游戏直接结束。
在游戏中,指挥官拥有最先行动权以及最大的能力,不但每回合拥有一次最大移动的卡牌,还可以通过控制“电脑”解锁放置卡牌的区域,缩短行动路线。
除了指挥官之外,在战斗过程中还有着各种类型的“单位(unit)”,也就电脑是一些小兵。
和传统的战棋不同的是,这些“小兵”并不是在一开始就摆在地图上的。它们也同样放在卡池中,随着每次抽卡随机出现。而这样的设置,也使得玩家在游玩过程中需要更加谨慎,灵活应变。
不同的小兵有着不同的附属卡牌,例如这张“多肉踢球手”就拥有推移敌人以及移动两张附属卡牌。
有趣的是,这些附属卡牌不但能够用在自己的主卡上,对于其他卡牌也能够通用,而这也让玩家在面对敌人时选择卡牌的类型上更加自由。
游戏中,不只有角色和附属卡牌,更多的是一些移动、攻击以及回复等基础卡牌。通过这些卡牌来实现操作,有着和传统战棋类似的操作体验。
而这其中,也不乏一些纯看运气的卡牌。
例如这张“恶魔的交易”,你需要“献祭”自身一点HP,得到电脑随机的的两张卡牌。
传统战棋的变种,与卡牌游戏的随机相结合,使得《软盘骑士》不仅仅需要玩家进行策略思考,也能够通过随机性的因素,在对局中获得更加不可预测的未知感。
有意思的是,从我上面的图中也可以看到,游戏中不只能够扮演“植物”这一种类。随着游戏推进,你甚至还会拿到“怪物”和“小流氓(hooligans)”的软盘,并用这些软盘骑士对付各种各样的敌人。
和传统的卡牌对战一样,不同的软盘组合,会带来不同的战术思路,玩法也会随之大相径庭,颇有一些卡组构筑的味道。而这也让玩家就算在玩在同一个关卡时,当你选择不同的软盘游玩,都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作为一款以卡牌为主的战棋游戏,软盘们给予的选择还确实不少。
例如当我玩“植物”软盘时,最喜欢带上的就是这个“球形仙人掌”(一开始我还以为是植物大战僵尸里的矮冬瓜),这张是小兵里面少数拥有群体伤害的一张卡牌。当它被敌人包围时,通过合理使用攻击卡牌,能够消灭不少敌人。
当你来到第四章节结束之后,拿到更多特殊的卡牌,还能build出“永动”的无敌卡组,一回合秒杀最终Boss。(在怪物软盘下,通过使用这几张卡牌,实现能量、生命、攻击和移动的“无限循环”)
当然这也或多或少影响了游戏体验
相对于一开始艰难求生的困境,后期通过不断尝试构建找到最适合战斗的组合大杀四方,这样的成就感,也是《软盘骑士》给予我的主要快乐来源。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游戏的玩法带有很强烈的《杀戮尖塔》既视感,卡牌的行动都有着能力的限制,但事实上《软盘骑士》并没有肉鸽元素的存在。
这主要体现在游戏中的关卡设计上。在《软盘骑士》中,一共有7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包含4个关卡。不同章节的主题风格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但这些关卡本身没有随机性,而是基本固定的。
当然,固定也有固定的优势。相对于《陷阵之志》这样随机生成的地图,在《软盘骑士》中,敌方的排兵布阵,以及地形方面的设计,在我的体验中是要更为精妙的。
《陷阵之志》的棋盘
就像在树林里可以隐蔽自己,遇到山峰难以翻越(远程攻击卡牌可以无视山峰攻击)而当你来到第二章趟过岩浆,也会造成相应的伤害。
除了风格上的差异,在不同的关卡中,游戏中也设置了各种需要解谜的机制。一些关卡中,你需要动脑思考该如何开启机关推进进程。
有时面对未知的敌人,喜欢挑战的玩家也需要通过不断重开游戏“背板”,来达到无伤过关。
在“迷雾”关卡中,所有的敌人都隐藏在迷雾中
甚至连不同章节的Boss战中,你都能玩到各种游戏类型,花样百出。
而固定关卡也不意味着玩家通关一次后就是“换卡组再推一遍”。当你完成一个章节之后,能够回到初始地,尝试更高难度的挑战任务,不断提升的难度,能够从全方位考验玩家对卡组构建的理解,和对对局节奏的掌控能力。
为喜欢高难度玩家准备的挑战关卡
可以说,多元化,精巧的地图设计,让玩家在游玩过程中感受到完全不一样的新鲜感。而丰富的挑战关卡,则在游戏的深度上进行了拓展。从这一点看,即便不是肉鸽模式的随机地图,《软盘骑士》也为玩家相当可观的游戏时长。
不过,在我体验下来,也有一些问题或多或少影响了游戏的体验。
首先,作为一款需要等待AI行动的战棋游戏,游戏在战斗过程中并不会像火纹等一些游戏一样,可以开启倍速。这样反复战斗的过程显得有些漫长。
尤其是在这一章节迷雾的关卡时,由于敌人被雾遮住,你根本不知道还有多少怪物,在等待过程中可以说是有些煎熬。
枯燥的等待过程
其次,作为一款卡牌游戏,抽卡的随机性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戏的流程。
我在游戏流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如果你脸黑的话,在被四处夹击,抽到的全部都是移动属性的卡牌,真的是毫无办法,只能重开。
含泪重开
不过,这些平衡性方面的问题,相信制作组通过后续的更新也很能够很快改进。
同时一个令人开心的消息是,在玩家和制作组沟通之后,制作组也表示中文的本地化已经在进行中了,相信不久之后就能玩到中文版的游戏了。
在做了在做了
总的来说,作为一款小体量的游戏,《软盘骑士》出色的画风,以及丰富的游戏内容,带来的确实是一种眼前一亮的观感和体验。而作为一款结合了卡牌和战棋玩法的游戏,精巧的各类关卡以及需要深思熟虑的卡牌构筑,也让玩家体会到了策略性的思考的乐趣。
同时游戏的每局时长相对于传统战棋游戏,会更加适合碎片化时间游玩,对于喜欢策略游戏,又或是只有轻度游玩时间的玩家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那就不多说了,我要再去开下一局了。
电脑 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