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手机的更新
各种应用的功能越来越丰富
外卖、购物、出租车……
一部手机都完成了
然而,当我们使用手机方便快捷时,
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手机上应谨慎使用哪些操作?
一起来了解吧!
一起来了解吧!
01手机设置免密支付

支付宝关闭免密支付:打开支付宝,点击【我的】-右上角【设置】-【支付设置】-【免密支付/自动扣款】-检查并选择要关闭的扣款项目。
关闭微信免密支付:打开微信,点击我-服务-钱包-支付设置- 【免密支付】-检查并选择要关闭的扣款项目。
随意连接公众Wi-Fi
一些罪犯将是免费的Wi-Fi放在公共场所吸引用户,然后通过钓鱼网站、木马程序等方式获取用户隐私信息,给用户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在公共场所免费连接Wi-Fi小伙伴一定要保证安全,最好不要在公共场合Wi-Fi浏览重要信息,登录重要账户,进行网络支付等。
03安卓手机打开USB调试功能

04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
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遇到过扫码送礼的套路?病毒、木马等。可能隐藏在二维码的背后。随意扫描代码可能会导致个人信息被他人窃取。因此,当你在路上遇到邀请你扫描二维码或从网站上看到的二维码时,尽量不要轻易扫描代码。毕竟,如果你不小心,恶意病毒可能会缠着你。
05允许应用程序获得过多的敏感权限
在安装APP很多人不仔细辨别就贸然给予APP所有权限,如阅读地址簿、短信、相册、位置信息等,都是非法的APP有机可乘,肆意窃取我们的个人信息,然后转售或泄露我们的信息。
06朋友圈不注意个人信息
很多人喜欢在朋友圈晒票、机票等。但是你知道吗?机票和火车票的条形码或二维码包含乘客的个人身份信息。虽然已经加密,但也有可能被罪犯利用高科技窃取。

同一密码在手机上使用

以上使用手机的习惯
你中了多少个?
必须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
保护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编辑:宋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