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2010年时的一台主机已经奋战了6年多,想换一台家用综合主机。2016年618时剁手症发作,从某东购买了一堆硬件,岂料之后太忙,一直拖到现在才把这台机器装起来。导致当时的流行款,现在都快要过时了,这事儿办的真是太尴尬了。好吧,动起手来,先把机器装起来吧。
硬件配置:
CPU:Intel i5 6500
散热:猫头鹰 NH-D9L
主板:技嘉 GA-Z170N-Gaming5
内存:海盗船 DDR4 2400 16G*2 套装
显卡:Inno3D GTX 1060 6G显存
电源:全汉(FSP)蓝暴经典版 550W
机箱:乔思伯UMX1 Plus
乔思伯UMX1是一个小巧的侧透机箱,ITX架构。
至于这个Plus是Plus在了什么地方,这个我还真不知道……有兴趣请百度。
侧板貌似是亚克力材质,拆卸很方便,免螺丝。
内部构造全貌。个人认为其风道设计不是特别好,不过ITX小机箱普遍如此。
底部留有进风孔,但根据结构来看想加装风扇不会太容易,所以还是考虑加强出风形成负压风道吧。
顶部一个12cm薄扇,可惜是3pin。后部留有8cm风扇位,但没有标配风扇。
首先解决顶部风扇问题,使用一个酷冷的12cm 4pin薄扇机箱自带风扇。
注意,乔思伯固定这个顶部风扇使用了4个特种螺丝,千万不要弄丢了。(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顶部风扇改装完毕:
然后增加后部出风风扇,使用一个猫头鹰的8cm 4pin风扇
原版配件就是多,比灰色版的配件更齐全,这里有个4pin一分二,没想到之后真的用上了。
改装及加装完成的顶部和后部风扇,如下图所示。
4pin扇可以自动兼顾散热和静音,增加出风风量是为了形成负压风道,弥补进风量的不足。
回头就看到了UMX1传说中最难处理的电源位。
这个电源位的设计个人认为并不合理,电源出风口朝向了一个封闭的位置。
好在出风口上方还有一段距离,如果热量不多倒是可以及时被顶部的12cm薄扇带走。
拆下电源固定板,准备安装电源。
据说这个机箱不用模组+定制线是无法顺利走线的,那我这里也只能挑战一下了。
在电源背部粘贴4个理线卡扣:
把多余的线绑在电源背部,仅保留必要线材:
尝试并调整几次后,顺利装入。多余的线材被隐藏在了电源背部与机箱前面板之间。
其余线材,如电源供电、CPU供电、显卡供电,以及USB3等前置面板线同样做好固定。
顺道一提:背胶式理线粘扣确实好用,3M胶粘的特别紧,推荐使用。
这时我发现技嘉这主板提供的4pin风扇接口很有限,无奈把2个4pin风扇使用猫头鹰自带的一分二做了连接。
技嘉Z170N-Gaming5主板与Intel i5 6500 CPU。
背部IO丰富,带无线Wifi模块。
SATA接口也算丰富,而且带SATA EXPRESS接口,M.2接口设计到了主板背面。
CPU散热器登场,猫头鹰NH-D9L,配件丰富易于安装。
CPU架准备完毕,并不着急安装CPU散热器。
ITX机箱空间普遍有限,过早安装塔式CPU散热器会导致很多地方伸不进手。
一块旧的INTEL 530 SSD,128G,大概是14年时买的,MLC,速度好耐用。
安装4个带减震的固定钉:
装入机箱底部靠前的位置上:
Intel 600P,M.2 NVME SSD,256G:
装入主板背面的M.2接口,固定完毕:
内存是海盗船DDR4 2400 16G*2套装:
据说比单条同款内存优化了时序并降低了延迟,这个我没做过多测试。
主板、内存装入机箱,空间十分有限,如果先装了散热器,连伸手插线的空都没有。
线接好后,就可以固定散热器了:
最后,显卡,Inno3D GTX 1060。
2DVI、1DP、1HDMI,接口齐全,家用足够。
装入机箱,预留的供电线位置丝毫不差,强迫症被治愈的感觉很舒畅。
安装完毕后的机箱内部全景图:
安装完成,上机测试通过!
总结,ITX小机箱装机对预先计算和走线的方式比较讲究,安装顺序也需要做一定调整。
希望本文能够抛砖引玉,让大家在ITX装机方面获得一些有用的经验!
电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