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Business analytics 商务分析这一专业是将大量数据转化为清晰、可使用信息的一门科学, 目的是帮助企业进行合理决策。以就业为导向的 BA 硕士绝大多数是从贴合就业实际的 big data — analytics work 角度来培养学生,课程以实用居多,也正是因此,BA 就业面非常广泛,互联网、游戏、通信、金融(券商、投行、基金、资产管理)、医药、咨询、零售快消、能源、政府、制造等行业都是 BA 的舞台。
这个专业开设在不同的学院,对学生的本科背景有一定偏好,但无论是人文社科还是商科理工科,都可以去申请这个专业,只要满足相应先修课的要求。基本是数学,统计,统计软件,或者编程。因为毕业在美国找工作时机会很多,所以申请非常激烈。
对这个专业感兴趣的话,基本的要求是托福达到 100+,GRE320+,GPA 3.3 以上,相应的实习经历和科研经历尽量与数据处理相关,可以是行业公司数据分析的岗位,或者在本校和老师做的科研。
人文社科类的学生可以去社会性学科实验室或者调研组去做数据收集或分析,商科类的学生可以选择金融方面的风控,或者去市场调研的公司和互联网公司。
理工类的学生去申请 BA 是比较有优势的,因为本身数理、统计的基础比较好,可以去自己学科相应的实验室,做数据处理相关的工作。如果本身是做计算机类的,平常接触数据处理比较多的学生,可以去行业公司,IT 咨询或者参加数据相关竞赛,都能帮助提高申请背景。
美国的 BA 项目主要集中在美国东北部、加州、德州、以及中西部的芝加哥。这个项目基本都是 stem 专业,对于以后想要在美国发展的同学们来说,这是一个优势,找工作的时间相应比较充裕,有更多的时间准备工作签证。课程设置和开设这个项目的学院会有一定关系,大部分的 BA 项目主要分布在商学院、工程学院、文理学院。
开设在商学院的项目,像 Duke 的 mqm,Rochester,Smu,招收的学生以商科为主,更多招收有商科背景的学生;也有一些学校将项目开设在工程学院,文理学院,比如数学、统计下面,就是合办的项目,在招生的时候会偏好理工科背景的学生。
在考虑专业的时候,要考虑自己是否适合这个学校,或者这个学校是否想要招收自己这个背景的学生。可以通过看往届招收学生的本科背景,或者去看申请要求里面学校想要招收什么背景的学生,这样有助于选到与自己背景匹配的学校,也能提高自己申请概率。
总之,高薪资水平+就业率几乎100%,BA就是王道!
今天圆圆大家介绍几位拿到BA牛校Offer的同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申请过程、offer选择和就读体验吧!~
海本Z同学
学校:美本Top 60
GPA:3.9
GMAT:750
实习:1 国企水实习,1外资银行,1四大
其他:相关社团活动
申请结果:
AD:Duke mqm, USC BA, WUSTL MSCA, Rochester MSMA, JHU Marketing, BC Finance
Rej:MIT MFin
关于专业选择: 这块儿其实很想对商科的小伙伴很重要,因为商科里除了会计是最看重专业背景的,Fiance,Marketing等专业都对专业背景要求不高,所以很多商科的小伙伴申请的时候会申请的很杂,特别是现在有BA这个stem专业之后,基本上商科的小伙伴都会去申一些BA的Program。但其实每个专业的文书侧重点都应该不同,外加商科网申的时候eassy多 ,ddl早,还有面试 。所以很多小伙伴的准备是不充分的,在浑浑噩噩中结束了申请,甚至很多Program的选择就是随大流。但其实,在申请之除,大家就应该要确定好要申请的专业,因为你在做调研,加深对专业和学校的了解的同时,也是考虑自己为什么match的过程,也就是发掘自己闪光点的过程,这样在写文书和面试的时候,也就能自然地阐述清楚真实的想法和情感了。(这个长句子真的拗口)。说了这么多,希望大家能多多思考,一定要从自身出发,这样才能真实动人。
再说下面试:首先心态很重要,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因为就算收到拒信也没什么,毕竟它是申请的一段插曲,有失有得,才能算完美。此外,到Youtube上搜别人面试的视频来看也很有帮助,也可以跟导师、朋友进行面试训练,思考原来干过什么可以拿出来说的事迹。 其实面试了几所学校后,要准备的都差不多了,套路也摸清了。若学生没有太多可以拿得出手的大牛经历,也需要从容大方地接受面试。但是整个准备过程,也让学生更加了解、认识自己。
最后感谢申请方老师的辅导,你们专业的指导是我申请成功的基石。
陆本Y同学
本科:985&211
专业:生物相关专业+经济学双学位
GPA:3.5+3.8
T: 109
GRE: 325
科研:跟导师做经济学数据分析的经验
实习:中石化写SQL,滴滴数据分析(R),申请过程中在京东做了关于深度学习的一些东西
申请结果:
AD:USF(BA), 哥大(stat), UMN(BA), CMU(MISM)
这里主要提下USF吧,也是一个很好的项目:USF在地理位置、课程设置、实习和学生水平上都是很出色的。
地理上,这个项目并不开设在USF的主校区,而是开在downtown的一栋建筑,和MBA项目共用教学设施,周围基本都是写字楼,公司超级多,旁边就是Charles Schwab总部,实习都会在很近的地方。再加上旧金山本身聚集了众多start-up,会对找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相比于远在其他州、需要公司负担吃住行的留学生,可以很快进行面试的当地学生明显具有更多优势。
在课程上,学校不惜用“rigorous”来描述…其实根据学长学姐的反馈,只要认真学,课程压力没有那么重,因为技术面试和严格把控学生数学、编码能力的boot camp已经筛除了相对不太适合的学生。之所以用“rigorous”,是因为大部分人都是转专业过来的。从课程介绍来看,USF的课程的确要比其他business analytics项目tech不少,实际工作中比较需要的Python, R, SQL, NoSQL都覆盖了。另外,USF开设的data institute免费对学生开放,我了解到的,其中有深度学习小牛Jeremy Howard在其中开课。
另一个亮点是 practicum。相比于有的学校基本不管学生找实习/找工作,USF自豪的说:我们包分配!七月份入学,学生在十月中下旬开始,每周会有两天进入公司做project。很多国际生之所以偏好两年的项目,是因为第一年暑假可以做一份美国的实习,对提升简历和找工作有很大帮助;USF的practicum完全弥补了普通一年项目的劣势,学习cs或者ds,最重要的就是get your hands dirty,仅仅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所以USF的实习对于学生的成长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USF几个劣势:
综排是硬伤。但是,在硅谷的工作经验也可以在回国时弥补学校名声的问题;另外,这个项目还在上升期,之后几年里,项目的名声会越来越好,之后也会逐渐被HR和国内公司所接纳。
没有研究性大学氛围,感觉像技校。如果想学习更前沿的东西,还是需要去自学很多东西;但是目前项目里大部分都是转方向的同学,首要目的应该是掌握基础知识,而非进阶。
最后我想对大家说,我在申请留学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信息的壁垒,刚开始走了很多弯路,幸好我后来遇到了申请方留学,才拿到了那么多学校的offer。所以我认为同学们完全可以在申请这一步得到更好的指导和帮助,拿到更好的的学校的offer,不应该被耽误掉!!
转专业的X同学
背景:211&985
专业:文科
GPA:3.6
TOEFL:104
GMAT:700
实习:三四段实习(有两段和专业不相关,没写进简历)
其他:两段海外经历和一个海外志愿者(加分项)
申请结果:
AD:帝国理工IC , 华威, GWU, SMU, RPI, UCD, UCSD, Gatech
REJ:MIT
1.地理位置
申请的时候避开了罗村,WFU,WM这些大热学校,但申请了RPI,因为觉得 RPI课程真的不错。SMU在达拉斯,德州地霸,就业率蛮高的。
UC Davis:很多人听到名字可能以为在戴维斯小镇上,但其实BA这个项目就在三藩市中心,civic center,距离twitter, Airbnb, uber, facebook全球总部步行距离。大家都知道商学院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除非alumni很强大或者学校光环很强大,relocate还是比较麻烦,找工作费时费力费钱,这也是一些硅谷神校还有BA神项目鼻祖USF这么难申请的原因)。三藩downtown距离硅谷非常近,硅谷大公司总部很多apple和google, 硅谷startup更多,据了解,硅谷招人也很阔气,将来跳槽也很方便。
但是这个地理位置缺点也很明显,贵。生活费贵,硅谷的生活水平和税收水平40k都是比较出名的(不过想到联邦税这个收入水平的话似乎也30%,就稍微能够接受了),学费也不便宜,一年学费加生活费估计要过8w了。
2.课程设置
系里很重视business sense,表达能力、作文能力都十分看重。实际上这个项目不偏商科,偏quant。学生在和director的邮件当中,他们特别强调了python的重要性。会把重点放在python和R上。有种赶脚:不学python的BA不是好项目。项目并不侧重SAS,似乎因为SAS在硅谷用的频率并不是很高。课程设置大家可以去官网看看。大家从师资力量其实也可以看出来,hemant是沃顿mis phd,还有一个华人是上交本康奈尔 OR phd,一个台湾人明尼苏达统计phd ,一个斯坦福本西北工业工程phd(研究方向数据分析的),还有一个华人清华本沃顿 mis phd。其中还有多位CS的教授,有一位是戴维斯研究生院的院长,DS的大牛。
不过在课程设置方面,其他学校也很好,RPI,IC都是很好的理工学院,课程设置绝对够quan。SMU也是,课业压力巨大,一点都不水,加上DIRECTOR带学生飞,真的是不错的项目。
3.Class size
戴维斯第一届会控制人数在40人,小班教学互动性很强,和prof的交流多,之后应该就会扩招。
国际生比例,这个看来其实倒没有什么重要的,只要不是全是国人,小组project能用英语交流就好。不过由于director是印度人的关系,猜想印度人的比例不会少。所以对很多不太适应这种氛围的同学还是谨慎申请。在硅谷,印度人已经取代美国白人成为中高层比例最高的人群,而中国大部分学生还是只是停留在基层阶段。
4. 关于practicum
这应该是BA项目最大的亮点了。戴维斯的highlight也是这个practicum,从入学到毕业会一直贯穿,而不是像很多项目一样,只是期末作业或者毕业设计。戴维斯这个一共8个学分,占了整个项目学分五分之一。因为BA大多数都是一年项目,没有实习的机会,就显得这种Project尤其重要。关于形式,director的解释如下:
Based on discussions with partners, we know that certain projects will be scoped iteratively: the team begins with a 3-month mini-project and as part of discovery, defines the next phase.
When students arrive in their first Practicum class, they will have been assembled in teams and assigned to projects. Fall quarter’s goals will include, course faculty guiding each team towards:
Understanding the industry partner, the sector and the business context through a series of structure exercises/assignments/presentations.
Who are they (as a company) and what do they want?
Laying out a structure that clearly defines roles for each member and a process that ensures a good start on the road to value delivery.
What is a team? What is a project? How do you manage a project?_
Establishing a system for product interaction with the industry partner.
Who is your champion? What would be a successful engagement for her/him? How are you going to maintain balance between asking and giving? Who else do you need to cultivate inside the client company?_
Starting to create consensus around the BAx/technical core of the problem.
Are we attacking the right problem? Is this the same as what the client expected even if it looks different?_
Winter quarter's primary goals, for most teams, will be to refine the requirements analysis, produce a robust data schema and store, and create the BAxcore models and algorithms. By the end of Spring quarter the implementation and analysis should have been mostly completed. The final 4-week Summer 1 quarter should focus on creating a winning communication packet for the industry partners: report(s), presentation slide decks, user manuals (if appropriate), blog-posts or publishable materials, etc.
At a minimum, each team will connect with the project partner once a month, and provide a formal progress report once every quarter. The Practicum faculty of record will assist in the “client communication” as appropriate.
所以这样看来,并不只是企业拿数据给我们练习,练完就不管了,不能和企业建立联系的那种,而是真的和企业有交流,能让他们了解我们,我们了解他们的!USF的project是onsite的,这也是很多大牛们选择USF的原因,他们一周五天,三天上课,两天去公司实习。
最后,感谢申请方留学的导师帮我了大忙,特别是在写文书时,导师以过来人的经验,帮我梳理文书的整体脉络与架构,让我能够把个人想法和BA的概念更融洽地结合在一起。此外,导师也很负责认真,会指出我写文书的逻辑,并会和外教一起帮我修正语法,润色语言,专业度极高。
普通背景的W同学
本科:双非
专业:经济
GPA:3.45/4.0
TOEFL:100
GMAT:680
实习: 四份一般实习
其他:学校奖学金,RA经历,校内建模奖
申请结果:
AD:SYRACUSE(雪城) MSBA,UMD MSBA,PPD MSAA,GWU DS,SFU MFIN,SIT MSBA
Rej:Case, UC-I
圆圆点评:
中规中矩,这个同学的背景一般,实习经验丰富算是加分项,选校也比较match,因此结果还是蛮好的,至少没有经历连收拒信,心情很down的情况。下面给大家简单说下list里的学校吧:
GWU:乔治华盛顿大学,US综排 50左右, QS 200+,花费$48k 左右。DS算是新开的项目,因此就业信息不多,17Fall应该招了百人左右。
SYRACUSE:US 综排 60左右,BA也是新开的, 不过ischool算是雪城的王牌,而且从项目设置上看,也蛮多编程课的,所以应该不错。值得一提的是,雪城的学费蛮贵的,要5万多刀,因此经常会有5000—2000的小奖,所以不要一拿到奖就觉得 You are the chosen one。(之前就有学生拿到比雪城排名好的学校的offer但是还想去雪城,觉得给奖说明受重视)
UMD:世界排名比较高,毕竟是老牌子的大U。地理位置上靠近DC,气候也蛮宜居的,CS和IS都蛮强的,BA也弱不了。
SFU: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 QS排名200+, 在温哥华 BC 省。Mfin项目花费 41900 CAD
项目比较偏quant的,应该有三年工作签证。
好了,这次圆圆就先跟大家分享拿到BA offer的四位同学案例,那之后我们也会陆续分享热门专业DS、CS、金工金数、运筹统计等同学的案例,大家敬请期待吧~
电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