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则科技类的消息,我觉得很有意思。一个是苹果正在考虑进一步增加iPad Pro的屏幕尺寸,可能会再新增一个接近15寸的超大屏iPad产品;另一个是vivo正式注册了NEX Fold系列的商标,标志着vivo折叠屏手机也已经提上了发布计划中。
这两则新闻看起来相互并没有任何关系,但却暴露了一个数码厂商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手机、平板、电脑,未来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iPad:从上网本到生产力工具
苹果推出iPad时,压根没有想过要取代自己的Mac电脑。按照乔布斯在发布会上的解释说,iPad是基于手机和上网本之间的产品,既有手机一样的轻巧便携,又可以像上网本那样拥有更大的屏幕带来更好的体验。
从目前解密的内部消息也证明,苹果内部启动iPad产品的时间要早于iPhone,实际上因为供应链和市场发展的问题无法满足iPad,所以才先推出了iPhone,打下软硬件基础之后,再将iPad推向市场。
不过2018年开始,苹果将iOS系统分支出一个iPad OS系统,已经表明了苹果的战略调整:iPad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上网设备,而是一个独立的生产力工具。
这里的核心主要在于两点:
- 第一点是用户需求的改变,随着互联网深入各行各业,越来越多的人办公需要使用到电脑,但是有不少用户需求非常简单,却要每天背着电脑上下班,需要有一款轻便的设备来替代笨拙的笔记本;
- 第二点是芯片技术的快速发展,从14nm到10nm到7nm到5nm,制程越来越小,性能越来越高,苹果M1芯片基于自己的软件生态下,性能跑分竟然超过了windows环境下的i7处理器,进入第一梯队;
市场有需求,技术能满足,于是我们看见从2019年新款iPad Pro开始,苹果期望iPad产品能够取代部分电脑产品,成为新的办公平台和生产力工具。
折叠屏手机:发展下的畸形产儿
2019年,三星和华为先后推出了自己的折叠屏手机。虽然折叠屏的概念并不新鲜,但是量产公开发售,做成一个较为成熟的产品,还是第一次。
折叠屏手机,从侧面上体现了一个厂商最高的研发实力和供应链把控能力。三星作为手机行业龙头老大的角色,自己又是顶级的屏幕供应商,做折叠屏手机理所当然。最令人佩服的还是华为,能够通过扶持屏幕供应链,自研铰链等关键结构,跟三星同一时间做出量产机器,实力不言而喻。
最尴尬的是小米,如果你体验过MIX Fold就能够感受到,这就是一款匆匆交卷的半成品。粗糙的做工,系统的适配程度,铰链开合手感,屏幕边框控制,机身又长又厚,都是不完美的。小米或许是秀肌肉,或许是第一代产品本身规划就是如此,总而言之与三星和华为并不在一个水平上。
折叠屏手机给人的感觉,就是厂商找不到发展方向的状态下匆匆端出来的菜品,很好看,但不合消费者胃口。且不说机身又厚又重,失去了轻巧的特性。消费者是否需要更大的折叠屏才是关键。
是否需要大屏幕,取决于内容形态和实际使用场景,折叠屏手机物理因素的限制,导致了屏幕只能控制在7-8英寸左右的区间,跟iPad mini一样大,那么什么是iPad mini能做,而手机不能做的呢?可能是盖泡面的时候吧。
很多人说我们需要给折叠屏一些时间完善,但问题在于,折叠屏本身的方向,就是有问题的。
手机、平板、电脑:想取代又无法取代
苹果打算进一步增加iPad的屏幕尺寸,无非是想要进一步扩大覆盖的用户市场。毕竟对于从事设计等工作的人来说,屏幕当然越大越好,能够看见的细节越丰富越好。苹果自从推出16寸的Macbook Pro之后,身边的很多设计师都纷纷入手,号称在外办公不用担心没有外接显示器了。
小米、OV等厂商纷纷布局折叠屏手机,无非也是想要抓住下一轮机会点,是否能够用折叠屏手机挽救安卓平板市场。毕竟在iPad价格居高不下的时代,安卓平板电脑也是很多用户的选择。即便是现在,华为和三星也都还在坚持推出平板产品。
手机想要取代平板,平板想要取代电脑,双方陷入了一场你追我赶的竞争怪圈中。不过数码科技发展三十年的时间,从来没有过哪款现有的产品取代哪款现有产品的案例,只会是新产品取代老产品。
折叠手机再优化,也无法提供平板电脑的尺寸、算力、续航;平板电脑再强大,也远不如笔记本和台式机来得稳定,并且持续长效地进行工作。
如今市场饱和,消费者审美疲倦,没有眼前一亮的产品。下一个真正能够打败手机、平板、电脑的产品又会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