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在 2022 年继续于行动平台挹注更多的资源,採用 Zen 3+ 架构的 Ryzen 6000 行动平台因应产品型态提供更多元的产品线,同时也加入许多因应行动平台使用体验的新技术;此次 AMD 提供一款採用 Ryzen 9 6900HS 高效能平台的 Lenovo Yoga Slim 7 Pro X 进行评测,有着轻薄但超乎预期的效能表现,颠覆 AMD 平台过往在笔电仅主打高效能或是轻薄省电机型的刻板印象。
▲ Ryzen 9 6900HS 属于轻薄高效能机型的处理器产品线
AMD 在 Ryzen 6000 系列将产品线分为追求最高效能、达 45W TDP 与 45W TDP 以上的 H 与 HX 系列,兼具轻薄与效能平衡的 35W TDP 的 HS ,还有锁定超低功耗可设定在 15W-28W TDP 之间的 U 系列;若就产品定位,此次评测的 Ryzen 6900HS 处理器所对应的竞品则是 Intel Core i7 的 P 系列至 H 系列产品之间的定位。
▲ Ryzen 6000 系列支援许多先进规格,除了 PCIe 4.0 、 USB 4 20GB 以外还支援 AV1 编码
Ryzeen 9 6900HS 是 AMD 在 2022 年所公布的行动 APU 当中的準旗舰等级产品,具备 8 核心 16 执行绪的 Zen3+ 架构,并具备 20MB 的快取与基础 3.3GHz 、最高 4.9GHz 的时脉,同时也是首度将 iGPU 自行之有年的 VEGA 转移到 RDNA2 架构的新世代处理器,虽然也因此少了影片观赏的 Fluid Motion 功能,不过换来更强大的能源效率、性能以及支援光线追踪、 FSR 等技术;只不过对于配有独立显示的 Lenovo Yoga Slim 7 Pro X 可能就不会那么依赖内显功能,然而 RDNA 2 架构整合了 AV1 编码,对内容製作是相当出色的特色。
▲ Ryzen 6000 採用 Zen 3+ 架构,比起 Ryzen 5000 系列效能更强大
对于 Ryzen 6000 系列 APU 而言,除了效能提升以外最重要的是整体平台更能合乎新世代高阶笔电所需,原生 USB 提升至 USB 4 40GB ,使得与周边连接、尤其是搭配外接储存设备的速度大幅提升,尤其对创作者笔电至关重要,其次是内部的通道也提升至 PCIe Gen 4 ,能带来更快的独立 CPU 频宽与 SSD 效能,且除了支援 DDR5 记忆体外,亦支援对轻薄机型更常见的 LPDDR5 记忆体,满足整体节能与兼顾效能的需求。
▲机身採用雾黑色的玛瑙灰
▲联想品牌以金属铭牌方式嵌于上盖边缘
再回到 Lenovo Yoga Slim 7 Pro X 产品本身, Lenovo Yoga Slim 7 Pro X 是一款定位在轻薄且具备轻商务、创作者与娱乐于一机的定位,外型採用低调深邃的玛瑙灰色, Lenovo 的标誌以如同精品标籤般的设计位于上盖边缘,相较传统笔电将厂牌置中的设计更为低调,但与上盖高反差的亮银色品牌铭牌又不至于无法辨识品牌。
▲左侧具备两个 USb Type-C 10Gbps ,兼具 USB PD 充电与 DP 1.4a 影像输出
▲右侧的 USB Type-A 具备充电功能,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具有摄影镜头的护盖开关
Lenovo Yoga Slim 7 Pro X 的机身设计以直线构成的 AB 件上盖与圆润的 CD 件构成的下座组成,左侧有两个 USB Type-C 形式的 USB 3.2 Gen 2 10Gbps 兼 USB PD 充电介面与 DisplayPort 1.4a 影像输出,另外左右各有一个 USB Type-A ,对于有较多传统周边需要连接的使用者更为方便,此外右侧的 USB Type-A 还支援免开基的电池充电功能,可临时作为帮手机充电的行动电源使用,耳机与麦克风连接埠则採用复合设计。
▲键盘採用孤岛式,触控板面积相当大
Lenovo Yoga Slim 7 Pro X 对于使用者的便利性与安全隐私也有着不错的设计,首先在右侧配有视讯镜头开关,可透过拨桿遮蔽萤幕上方的镜头;同时不同于部分不具数字区的笔电将电源整合到键盘区,使键盘配置不因在右上角加入电源键使排列受到影响;键盘按键择使用白色背光孤岛式按键,键帽具有人体工学的弧形凹陷,另外还有一块超大型的触控板;按键的功能区域设为快捷功能,故要使用 F 键功能须按压 Fn 键。
▲为 NVIDIA Studo 认证的创作者机种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 Lenovo Yoga Slim 7 Pro X 仅有 15.9mm 厚、 1.45 公斤重,但除了搭载 Ryzen 9 6900HS 高效能处理器以外,还配有 NVIDIA 的 GeForce RTX 3050 独立显示,并取得 NVIDIA Studio 认证,也意味着这款产品的定位更趋近于内容创作而非纯娱乐机型,是故内建的显示驱动也为 NVIDIA Studio Driver 而非 Game Ready Drive ,但仍可自 GeForce Experience 进行驱动版本切换。
▲萤幕为 14.5 吋 16:10 3K 120Hz PureSight IPS
▲萤幕可近乎平放
且值得注意的是, Lenovo Yoga Slim 7 Pro X 为了进一步满足创作者对于萤幕表现的需求,採用一张 14.5 吋 16:10 3K 高解析度的 PureSight IPS 面板,最大亮度达 400nits 以及具备包括 Delta E<1 硬体校準;100% sRGB 色彩空间和色量,且皆具备 120Hz 自适应更新;虽然从游戏的角度 3K 解析度恐怕不是 GeForce RTX 3050 能流畅执行的解析度,但从内容创作的观点却更适合用于影像与影音的编辑。
▲视讯镜头藏于窄框内,另外左侧为红外线感测相机
虽然 16:10 一度曾是初期 PC 宽比萤幕的选项之一,后续在传统萤幕则被 16:9 全面取代,但近期又再度于笔电成为新势力,笔者个人推测除了能够如早期宣传多留下一条 Windows 工作列以外,也能更进一步提升 B 件萤幕佔比有关,此外在多数的情境观看 16:9 内容相对 4:3 比例也不会有过于明显的黑边。
▲基本效能相当出色
▲综合性能测试
▲游戏效能测试,受限 GPU 效能属于电竞级性能
▲ 4GB VRAM 执行新一代 AAA 游戏还是稍嫌尴尬,不过毕竟本质是创作者笔电而非电竞机
至于效能方面, Lenovo Yoga Slim 7 Pro X 的表现以轻薄设计机型相当出色,尤其以 35W TDP 的 CPU 能耗,无论是单核心或是多核心性能都有水準以上的演出;至于搭配的独立显示虽非高阶 GPU ,在游戏娱乐表现较为一般,趋近一般电竞级游戏效能,但相较使用 GeForce MX 系列独显的机种则具备更出色的效能,同时也能使用各项 RTX 系列 GPU 独有的加速技术,若使用专业软体也能获得包括 AI 与光线追踪技术的加持。
▲模拟现代文书使用可达 10 小时
▲趋近效能全开的游戏效能剩下 2 小时左右...'
▲一般游戏最高温约莫 70 度
续航力表现部分,笔者认为平均而言是相当出色的,在同样的萤幕亮度条件之下,以 3DMark 模拟日常使用,续航力可突破 10 小时效能,显见虽为 35W TDP 设定,但在电池模式底下的低能耗情境使用有不错的能源效率;不过若模拟游戏的高效能模式,则续航力会大幅缩减,表示除了独立 GPU 产生额外的能耗以外, CPU 满载的能耗也显着增加;但毕竟 Ryzen 9 6900HS 并非以续航力为主的 U 系列处理器,这样的情境能耗落差并不难理解。
▲盒装提供 100W PD 充电器
▲遇到 GPU 切换失败问题可在连接充电器的情况透过 NVIDIA 管理介面选择强制 GPU 直连
不过笔者在实际使用时还是发现有几项体验的遗珠之憾,其一是 Lenovo Yoga Slim 7 Pro X 虽然具备 NVIDIA 的 Advanced Optimus 技术,在连接变压器的情境可自行进行独显、内显与独显直连换,但偶而在测试项会发生切换失败的情况,不过幸好只要连接变压器即可在 NVIDIA 控制项目强制选择 GPU 直连模式,若确定是在连接变压器且须使用 GPU 加速的情境,若遇到系统切换失败,可强制在选单中进行选择。
▲机身内部结构
另一个问题则是休眠后唤醒的问题,虽然 AMD Ryzen 平台也强调支援新一代先进电力管理技术,不过若在比较长时间(超过小时以上)的休眠后,唤醒的时间就会相对竞品 Intel 平台具备 EVO 认证的机种显着在唤醒的时间拉长,笔者觉得若确定会较长一段时间不使用,或许直接选择关机会比较理想一些。
▲ PCIe Gen 4 SSD 为三星製品
在以往笔电选择 AMD 平台多半是考虑到价格,除了效能不及 Intel 以外,同时也给人一种离开变压器以后续航力就大幅掉落的刻板印象;但此次测试了搭载 Ryzen 9 6900HS 的 Lenovo Yoga Slim 7 Pro X ,很明显感受到 AMD 平台笔电现在不仅仍在价格有所优势,从效能与续航力的表现也不逊于竞品。
▲虽然此次测试的是顶规机型,不过联想官网的基础机型就配有 32GB RAM
若从联想官方平台的价格比较,虽然与 Intel 平台孪生机种基础价格近似,但细看就可发现 AMD 平台的 Yoga Slim 7 Pro X 配有高出一倍的 32GB RAM ,竞品初阶机型也无法选配更高的 RAM 容量,同时把规格配置到与 Yoga Slim 7i Pro X 的 32GB RAM 独显顶规机型相当,则仍便宜 5,000 元左右。
▲ Ryzen 6000 的问世使得 AMD 笔电相较过往有更丰富的型态,也包括此次评测的独显轻薄创作者机种
若回到 4 年前,很难想像 AMD 在行动平台能有兼具行动力的準商务机型,但随着 Ryzen 3000 系列效能急起直追(可惜的是受限 PCIe 通道无法搭配高效能独显), Ryzen 5000 系列功能更趋完整且能够搭配高阶独立显示,现行 Ryzen 6000 系列则具备更全方位的产品型态,尤其是今年有更多採用 AMD Ryzen 的创作者笔电,也显示 AMD Ryzen 行动平台已非吴下阿蒙。
这是水淼·dedeCMS站群文章更新器的试用版本更新的文章,故有此标记(2023-08-05 08: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