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8日,今天这日子,我觉得出门不捡个比特币都对不起自己。4年前的今天还在家中热的生无可恋的在ZOL上查各类笔记本参数,4年后的今天就坐在ZOL写写笔记本参数。生活是个很有趣的东西,有时候像一个圈,你跑不了。
电脑VS早已看穿了一切
今天说说翻转本,我大学毕业是带着一台ThinkPad的2015款S1 YOGA翻转本来报到上班的,好多人对于翻转本一直是一种很迷茫的状态。总喜欢喷“垃圾!又不能打游戏”那群人先不说,就说轻薄本购买群体,一般也都对这个品类选择若即若离。今天就从使用场景来聊聊翻转本,在这之前先说说我大学的换本历程。考虑到多数都抱着“一个本子用四年”甚至“能不能用十年呀!”的心态去买本本的,所以建议是搞清楚需求,别走弯路。
图片来自理想生活实验室,自用的美版实在成色太差就不献丑了
我的第一台笔记本是大家经常戏称的“学霸机”联想G系列,G510是当时标准的15寸大本,6芯可拆卸电池、可替换的LGA标压i5 4210M处理器,再加上DVD刻录光驱。。。想想你就知道有多重。嗯对,还有那个时代几乎家用本标配的“高清”LED显示屏 —— 也就是如今谁用谁被骂的1366*768分辨率入门级TN面板显示屏。当然,这么强的处理器要配备“性能级”的AMD R5 M230 2G超大显存的独立显卡。这应该是中国那时候多数大学生的桌上装备了。
电脑电脑当然同级更多人买的是稍微轻薄点的G50
作为一台那个时代“标配”的本子,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电池续航短(那些如今嚷嚷可更换电池的,一半是嘴子,真出了可替换电池你看他们能舍得买额外电池呵?)、发热量高(四代酷睿hotwell不是白叫的)、极其厚重(装光驱的都这毛病,点名批评某台湾A公司去年的游戏本)、屏幕素质十分一般(相比于现在不到72N色域就要被KOL喷,那会连IPS都很少)。时代局限性,大家都是如此,只不过苦了那时候的像我这样的大学生,只想买个全能本啥都能干,结果发现啥都干不利索。现在随便一个1.1公斤的笔记本都能高画质玩DOTA2,想想都心碎。
别问我为什么不去自习室
基于上述种种缺点,我决定购买一台备用机。可能是物极必反,对于下一台的要求是,除了性能,什么都要。于是,把眼光放到了可拆分二合一的市场。之后就有了我史上最黑暗的一段使用经历,充分证明了那个时代,除了超高端定位产品,可拆分平板类PC,真的只能做备用机!
刚才说那个时代,差不多是2015年前后,那时候号称4.5电脑W设计功耗“无风扇还高性能”的酷睿M处理器正处在起步阶段,似乎除了续航,基本上其他的承诺都没做到。而二合一平板大多数还是英特尔凌动Atom四核处理器,搭配emmc闪存,无需风扇散热,可以做的很薄,但性能不会太高;或者采用尽可能薄的风扇方案来压住标准的i5 15W低压处理器,然而免不了狭小空间里的尖锐风扇声以及基本没指望的续航。所以处在那个青黄不接的时候,买什么都是个亏。
采用被动散热方式的Windows平板
采用主动风扇散热的Windows平板
于是最初定位备用机的我只在华南厂商的1500元左右的二合一产品中选取。然而1K预算进。。。由于实在无法忍受普遍存在的塑料屏、渣电池、基本没有概念的“彩票级”品控,我成功说服自己“加钱加到九万八”(不存在的,没钱),用2500元在咸鱼买下了一台成色99新的ThinkPad 10。10英寸的全高清IPS触摸屏,凌动Z3795 1.6Ghz四核处理器,4G板载内存,64G emmc4.5闪存,支持TF卡扩展,并采用磁吸式键盘。在这之外,自带的1024级wacom压感手写笔真是爱上了,配合小尺寸平板,我那学期真的没带课本。
猛然从15英寸过渡到10英寸带给我的感觉是脱胎换骨。由于emmc在原理上相比机械硬盘具有先天性优势,所以虽然读写速度差不多,但是体验的提升十分巨大。在理论总体性能远远弱于之前G510的情况下,日常的体验并没有差太多,而重量几乎轻了一半不止!
支持Wacom压感手写笔
从此无论是图书馆的自习室,宿舍的桌上、床上,还是教室里,我可以随意的选择拿起平板主机部分,配合手写笔在PDF文档上备注;或者是在膝盖上,由于采用的标准底座键盘,所以可以稳稳的打字;当然还可以躺在床上当成追剧平板看看梅长苏和明台兄弟二人,如何带着蔺晨击杀汉奸明楼。这种场景的随意性使我彻底被二合一设备征服,浓眉大眼的我不厚道地叛变了,决定把这台二合一作为主力机。
闲鱼1700卖掉了原配“大老婆”G510后,感觉自己整个人瞬间变得轻巧了,却并没有想到以后的日子:由于Z3795自身的性能较低,只能靠睿频来增强性能。但是无风扇的散热结构下,出于温度保护的考虑,满载运行是不存在的,等待我的只有惨烈到0.8Ghz的降频。而在西安夏季超高40℃的“温暖怀抱下”,产品的初始温度就很高,更别提运行起来了。
事实上空调都没用
那段时间,即使在有空调的情况下,我每运行一个小时就要关机在背板覆盖湿巾。“澳门皇家人工水冷”来降低温度。内部贴硅片这些操作我当然尝试过,然而作用。。。不存在的。这种奇葩的水冷操作,使得两年的暑假实习我都会成为全实习单位的奇葩存在。有人说,本来就是备用机,谁让你主力机使用。确实如此,不过问题是,这个二合一产品概念其实非常棒,只不过技术暂时没有那么先进。
可惜之前没有这类成熟技术
有人会好奇为什么我不考虑另一种,低压处理器带风扇的方案。答案依旧是我刚才提到的风扇噪音问题,即使你可以忽略这类产品动辄近1.5厘米的厚度,那种拿在手上如影随形的“嗡嗡嗡“风扇声,你也无法忽视,比你想象的要大很多。如果真的想要具象化描述,一首名叫夏?窓?开けっ放し的歌曲送给你,戴上耳机效果最佳。此外,这类产品的续航短板,至少那个时候是没有补全的。
结论是,可拆分平板产品在多数情况下,因为体积限制,无法实现平板的便携和超极本的性能续航水平的平衡。于是在2017年的夏末,我开始尝试之前认为很鸡肋的触控翻转本。在闲鱼上(感谢闲鱼给了我这么多次重新做人的机会)我再次以2600元价格入手了一台二手的ThinkPad S1 Yoga 2015美版。这个产品应该算是我使用过虽然有缺点、但最稳定发挥的产品。
有了前两次的弯路,选购S1 YOGA的定位就很明确了,首先当然是“便宜”。无奈预算有限,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从产品本身来讲首先12/13英寸正好介于平板和传统笔记本之间,属于超便携的分类。其次便是基于Atom以及酷睿M的无风扇设计平台,性能无法较好满足日常需求,所以还是需要配合风扇散热的15W酷睿低电压处理器较为稳妥。最后就是来自ThinkPad 10使用时被圈粉的触摸屏+电磁压感笔良好体验。
在这个购买方向指导下,最终锁定了S1 YOGA,12.5英寸全高清IPS触摸屏,i7 5500U处理器,8G板载双通道内存,256G固态硬盘。当然作为系列YOGA少不了的还是360度屏幕翻转功能,当然我也选择了带压感手写功能的版本。所以在使用场景上没有太大改变,只不过当手持平板来使用这个场景有些“沉重”。基于之前ThinkPad 10的功能性体验,S1 YOGA在我的需求上,主要是增强了性能和散热方面的保证。
好多人对于触摸的作用总是没有足够认知,实际上iPhone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区别于传统键盘机,iPhone的显示、交互、响应全都在一个部分完成,没有任何注意力的切换和延迟。“所触即所见,所见即所得”这样的即时交互在上手习惯后会带来巨大的效率提升。而二合一产品这么多的演进,其实都是为了让笔记本这样的大屏设备更轻便,从而让用户产生拿起来的欲望。否则以抵抗手机从便携性上,进一步冲击PC的地位。
而无论是实习工作还是校内的PDF资料阅读和备注,触摸+手写的交互体验都可以说行云流水。而重量上虽然不够极致,12英寸的产品仍给我沉甸甸的手感(实际上也才1.5KG),但比起最早的G510 2.6公斤的重量总归是轻巧的(想想都可怕,现在的游戏本都没有这么沉)。相比于多数甚至学弟学妹的传统形态笔记本,少了鸡肋的所谓2G独显,所谓15.6英寸高清雾面防眩光LED屏幕,但是流畅度和使用场景却大大丰富了。
一款手写翻转本的宣传视频
不过毕竟是2017年购买的2015年产品,还是有很多旧的局限性,这也当然代表了好多学生对于翻转本的认知,毕竟和我同级的也有人入手了初代YOGA或者其他360度翻转本,而主流翻转本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这些:
1. 依旧不够轻便:12英寸配合18.8mm和1.5KG,折算到15英寸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整个问题在如今的许多中端产品上也有,如戴尔的魔方、惠普的Pavilion X360以及华硕的顽石360。对于任何形态的产品来说,有高中低端分级是正常的。不过单从充分发挥翻转本的特性来看,重量较大的翻转本产品其可应用场景会大大减少,特别是针对多数学生这样一个实际上对续航和轻薄较为敏感的群体。
再次请出我们的镇长儿子袁华同学
2. 续航不够理想:不同于普通的超极本,除了FHD甚至更高分辨率的屏幕外,还有触摸和可选的电磁手写功能,功耗水平也不可同日而语。因而更高密度更大容量的电池是必需的,但同时还会存在过大的电池增加重量的问题,需要一个均衡点。
“靠墙族”可不只是没电的iPhone用户
3. 人机交互不够友好:虽然Windows Hello指纹和面部解锁已经不再稀奇,但在触控反转本上仍未普及。不同于传统形态笔记本,翻转本的轻便和移动需求十分突出,在平板模式下呼出键盘输入密码这个操作会让你感到异常繁琐。我在使用老S1过程中一直希望有一个位置靠近侧边的指纹解锁,这样无论是传统还是平板模式下都可以轻松开锁。而红外/3D人脸解锁虽然是最快捷的,但首先功耗较大,其次较为重要的是Windows驱动始终没有优化好,至今仍偶发BUG。所以这类快捷解锁从易用性角度,至少应该配备一个。
类似iPhone X的结构光识别,顺畅无需留意的科技才是最好的
4. 手写流畅、精准、敏感:主动式电容笔方案虽然可以兼容多数电容触屏设备,但无法保证对于每一个产品的适配体验都很好。电磁笔方案可以实现更多压感级别,意味着可以更真实的模拟真实的签字笔笔触的强弱。手写笔,与触控操作一样,都属于符合人们快捷需求的“所触即所见,所见即所得”交互模式。在这一环节上所需要保证流畅度的硬件配置,目前已经基本不是问题,而主要体验差距在于屏幕和笔相关的硬件上。
精准手写还是Wacom方案的笔触更为真实
目前电磁方案的两大家族 —— Wacom和Ntrig目前在各品牌二合一产品上都有搭载。其两者各有自己的优缺点,但相对来说Wacom和冠的方案更为成熟,其压感级数多、手写笔可以无需供电的特点对于专业绘图需求的人群来说十分友好,而对于普通用户体验就更不会差。而目前笔记本屏幕上支持4096级Wacom压感笔的产品并不算多。
当然了,还有一个小细节,如果可以更自如的放置手写笔而不担心丢失,比如采用固定笔架,会减少手写笔丢失的概率,减低用户成本。
相对于侧边吸附式,我对于这种传统的笔架更为放心
由于目前手写笔丢失而且重量确实略重,所以我大学生涯最后一台翻转本,目前在家里当桌上看剧平板和备用机使用。而目前使用了重量只有1公斤的一台传统形态超极本,其实,挺想念的。因为说了这么多,还是觉得有的轻薄长续航且设计贴心的触控手写翻转本还是很有生产力的。当然如果再畅想一下,目前雷电3接口正在兴起,八代低压CPU性能暴增,如果我的本子也可以带雷电,那么本本的可用范围就可以进一步扩大,这应该就是我理想中的便携式轻度生产力工具了。
最近逛产品无意间发现了一款较为符合预期的产品:联想YOGA730-13。不是旗舰产品,自然价格也不是高不可攀的万元天价。今年的YOGA730-13没有去年过重负担3K超分辨率屏,起配内存也终于上升到8G,支持诸多蓝牙功能的4096级压感手写笔,以及八代处理器+雷电3接口。突然感慨时间过的真快,当年那个日光橙色的小项目,最终也“有女初长成”了。
其实YOGA730最为吸引我的点在于它的厚度和重量。联想的7*0S系笔记本自诞生以来一直保持着13毫米、1.1公斤的极致轻薄身材,外壳的结构材料也不断优化和加固,在720S时代几乎可以说是尽善尽美。这仍旧是一个传统笔记本重量,而这次YOGA730-13作为一款触控翻转本,从设计上重量是有弱势的。但成功的同样做到13毫米、1.19公斤!这可以说是十分令人惊奇的,参考我目前使用的1KG重量笔记本,相信我拿着这样的翻转本也基本上轻若无物。
此外,之前期待的4096级Wacom压感手写支持、按压式指纹识别一个都没有缺席,48Wh的大容量电池也让我很惊喜。双雷电3接口的设计方便我外接多个显示器,必要时也可以外接台式机显卡。除了我之前使用的场景,似乎桌面的这个场景也帮我填充了。
YOGA730的主要用户群体,除了笔者这类主要文字处理、对于触屏手写有较高使用依赖的人群外,大学生群体中的设计和绘画类专业购买此类设备也可以说是一举两得,需要数位板时可以用笔记本屏幕顶替,出门更便携。而对于游戏党来说似乎更像是一个备用机,不过从备用便携机角度来看,明显得不偿失了。
除了YOGA730外,这次联想暑促还有小新Air、潮7000、拯救者Y7000系列新款产品参与活动。在2018年的7月7日到9月3日期间,购买指定产品可获赠蓝牙耳机、电视果、指纹鼠标等好礼,还有积分兑换、学生优惠、3小时极速到家、好评送礼、3期免息等八重好礼等你来享受。购机前还可扫描下方的二维码,抢神券领购机红包。更有官网的幸运大转盘活动,有机会赢取5000元购机神券。有需求的同学们快去换新自己的大学装备吧。
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