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电脑知识学习网,专业的电脑知识大全学习平台!

手机版

ldu盘量产-(ldu盘官网)

电脑故障 发布时间:2022-12-09 20:09:58
ldu盘量产 (ldu盘官网)

随着iPhone X 苹果产业链再次爆发。与往年不同,这次iPhone X 带来了OLED全屏、双面玻璃、人脸识别、无线充电等黑色技术正引领全球高端智能手机进入新一轮升级周期。

相关上市公司,自然也热闹了一波。回顾过去,激光加工技术是产业链中话语权最强的,除了供应一些核心部件外,最容易被忽视。

制造高端智能机需要多少激光设备?你可能不知道苹果的后盖。Logo激光雕刻和小字;Home键、摄像头镜头,特别是全屏用激光切割;还有手机内部PCB/FPC激光切割、中板/背板钻孔、焊接、导玻璃激光刻蚀等。

大族激光(002008)是抱着苹果大腿长大的国产激光设备一哥。2016年,与苹果相关的业务收入仅超过18亿元。手机全屏的爆发可能会把这个数字翻倍。

又是金矿。在这一领域,中国有大量以大族为首的激光设备制造商,正在努力从欧美日巨头抢占市场,逐步实现进口替代。不幸的是,激光器作为激光设备的核心部件,仍然依赖进口。

激光是所有激光应用产品的核心部件,国内替代空间更广。而这一关键领域的本土力量才刚刚起步。

具体到半导体激光器(LD),纵观全国,只有十几家生产企业能够掌握上游延伸材料、芯片等技术,其中华光光电(838157)是唯一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

资产置换 灰姑娘变成了公主

华光光电(原华光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控股股东为浪潮集团孙公司的浪潮光电技术,其实际控制人是山东省国资委。

在新三板上市之前,华光的主营业务是LED外延片和LED管芯。众所周知,国内LED虽然行业巨大,但已经是红海,华光的经营也相对惨淡。一直筹划的IPO,由于历史演变、股权结构复杂、特殊背景下部分程序缺失等原因,了几次曲折。

幸运的是,它背后有浪潮集团支持。该业务涵盖了系统与技术、软件与服务、半导体三大产业集团拥有浪潮信息(000977)、浪潮软件(600756)、浪潮国际(00596).HK)三家上市公司,实力绝对是杠杆。

外界不知道的是,浪潮还有半导体激光器(LD)这样的宝贝资产,一直太低调,藏得很深。

2015年,华光有限公司当时唯一的股东浪潮华光决定重组其资产和业务,一举重组原主营业务LED外延片、LED管芯两大业务整体剥离,同时LD外延片、LD管芯、LD注入设备等业务。

华光从灰姑娘变成了公主。要知道,原来的LED外延片、LED管芯毛利率分别为5.75%、0.2%,几乎不赚钱。而2016年LD外延片、LD管芯和LD设备毛利率分别达到13.14%、29.73%、47.01%,盈利能力差别很大。

华丽转身后,深圳风险投资、红土风险投资、信泽风险投资等投资机构也接踵而至。2016年8月,华光光电在新三板成功上市,并于2017年2月进入IPO辅导阶段。上市一电脑年多来,公司完成了两轮融资,共筹集1.16亿元,共有4家风险投资机构参与了固定增长。

目前,华光光电已经形成LD外延片、LD管芯和LD三大产品系列分别占其收入的11%、9%和80%。

业务聚焦半导体激光后,华光的业绩脱胎换骨。2016年净利润达到3144万元,综合毛利率从2015年19%跃升至2016年41%。2017年上半年,净利润率也从3%跃升至27.28%。

近三年华光光电主要经营数据

手持芯片核心技术

激光已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毕竟生产设备不是消费品,更换频率不高,行业增长的爆发力从何而来?

事实上,消费电子产品的创新周期越来越短。除苹果外,三星、华为等主要手机制造商也将跟进创新,争夺市场。产品的创新升级必须依靠制造技术和设备的更新。可以说,这是一个股票大、增长稳定的市场。

另一方面,今天的激光设备不仅仅是一台简单的机器,更是一种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可以实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例如,激光切割和激光焊接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激光精密钻孔、刻线、性能纹理等微加工在新能源电脑、新材料、航空航天等行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极其重要的环节。

以大族激光为例,其客户领域不再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不仅是消费电子产业,还涉及汽车和航空航天。比如中国中车、中国一汽、比亚迪都是大客户。

激光行业知名杂志《Laser Focus World》根据调查数据,2016年全球激光销量估计达到104亿美元,增速7.1%。业内普遍认为,智能制造的激光技术将进入钻石十年,集机械、电子、计算机软件、工业自动化等技术于一体。

谈完行业,我们来看看华光光电有什么实力。

从整个产业链来看,激光器的上游是激光器延伸材料的生长和芯片制备;中游是不同形式的设备包装;下游是各种激光应用模块和激光设备。

激光是各种激光设备的核心,其成本约占激光设备成本的40%。可以说,只有掌握激光器的核心技术,才能真正把握激光行业的核心。

根据国外激光巨头的数据,专注于高性能激光器IPG,其销售毛利率接近50%,销售净利率接近26%;2016年,激光行业全球老板德国通快也达到了近60%的毛利率水平。

国内主要激光企业毛利率比较

长期以来,由于上游外延片和芯片核心技术难以突破,我国激光领域实力薄弱,只能依靠进口。若能实现激光自产,国内下游激光设备成本将降低,毛利率将大幅提高。

华光光电拥有半导体激光器外延结构设计、材料生长、芯片制备、设备封装等关键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外延材料和芯片技术是其王牌。

截至2017年6月30日,公司拥有79项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3项。依托山东大学,拥有三个政府支持的创新平台半导体激光技术企业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工程实验室和山东光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在小功率激光器产品领域建立规模优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外延材料和芯片优势。公司生产的650芯片占据了市场主流,808mn200~250mW激光在泵浦绿激光市场占据主导地位,需求旺盛。

同时,华光也是最早引进生产型的MOCVD设备形成了中国最大的设备LD外延片、管芯及器件一站式生产线。可制备单管LD、叠阵LD、光纤耦合输出LD产品可覆盖整个产业链的中上游。

放眼国内LD在行业内,只有少数公司具有外延材料、芯片和设备包装一体化开发能力。其中,只有华光光电拥有一定规模和完整的技术团队。

积极布局高功率激光器

全球主要工业国家在激光领域竞争激烈,各国都制定了支持激光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长期以来,激光器(尤其是高功率激光器)一直是美国、欧洲、日本的国际大佬阵地。

中国激光产业一直是追赶者,近年来发展迅速。激光是世界前三名。不幸的是,大量本土企业主要集中在下游激光设备和应用领域,但很少有企业从事上游激光生产。

据统计,中国只有少数半导体激光器制造商,如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三研究所、西安聚光科技、华光光电、北京凯普林等,主要是中低功率产品。

目前,这些企业都占据了自己定位的下游细分市场。细分市场集中度高,竞争不足,但由于市场容量有限,各企业销售规模较小。

国内主要半导体激光企业

华光光电成熟产品主要用于医疗美容、仪器传感、显示娱乐、激光印刷、激光夜视照明等消费激光产品。

到目前为止,材料加工和光刻、通信和半导体仍然是激光行业最大的两个应用市场。工业级高功率产品是主要市场,进口替代潜力更大。

华光光电当然很清楚这一点,在高功率和光纤耦合激光技术方面做了充分的储备,预计将进一步扩大产品的应用领域。比如,808nmTM偏振单芯片激光输出功率已达到5W以上;光纤耦合产品已成功批量生产,最高功率可达50W。

下一步,公司计划重点开发半导体激光产品,用于光纤激光器、固体激光器产品,进入材料加工(激光焊接、激光熔化、激光切割、3D同时拓展光通信、光存储等应用领域。

就在最近,华光光电宣布计划在公司现有红光激光业务的基础上,投资杭州增益光电技术8000万元,布局蓝绿色激光业务。

蓝绿色激光器主要用于高度安全、可靠、灵活的水下通信。无需光缆即可实现点到点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也可为安全通信连接提供编解码功能,在军事领域前景广阔。

犀牛之星简单挑选了杭州增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其背后的股东刘新厚出生于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现任杭州中科极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是半导体激光领域的技术牛。华光光电与刘新厚的合作会产生什么火花?

国内激光行业主要企业经营数据比较


电脑
责任编辑:电脑知识学习网

电脑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