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10还原到win7)
6月1日,上海全市正式解封,按暂停键两个月的中国经济心脏逐渐恢复。现在很多人的问题是:上海复苏有多快?上海的复苏作为长三角无疑的中心和国家交通枢纽,会对各地之间的流动性产生什么影响?严格的防疫措施对经济活动有多大影响?
城市活动恢复迅速。解封仅一周后的6月8日,上海地铁客流达到598万人次,反弹至封城前50%;然而,上海不仅仅是上海人的上海,而是全国性的上海。对外交通的恢复可以真实地反映上海与地方经济的联系,让我们更清楚地评价上海对整体经济生态的影响,并更好地流动管理。
撰 文 | 维 舟 《中欧商业评论》首席评论员
吴歆彤 CEIC中国宏观经济高级研究员
责 编 | 施 杨
公路交通无疑是评估上海对外联系恢复的最重要指标。由于上海是长三角的交通枢纽,现代物流追求运输成本最小化,公路交通可以实现门对门的运输。由于上海是整个长三角的交通枢纽,现代物流追求运输成本的最小化,公路交通可以实现门对门的运输。早在2004年,上海港公路、铁路和水运的比例就达到了80:1:19,卡车承担了80%的物流份额。
利用高德公路迁移趋势的实际指数,我们可以对城市间高德路线导航的用户数据进行分类和统计。用户越多,指数越高,两地之间的公路交通热度就越高。根据上海市政府发布的上海与全国主要城市之间的区域联动指数,我们选择了苏州、杭州、宁波、南京、无锡、南通、嘉兴、常州、合肥、绍兴等10个长三角地区与上海联动发展优势明显的城市,对比疫情前后的数据,判断长三角道路交通的恢复。
长三角十城与上海的公路迁移指数
去年6月,长三角10个城市与上海之间的公路实际迁移指数大于上海,有效证实了上海的核心地位。特别是苏州、嘉兴、南通,毗邻上海三个城市,上海双向交通最活跃,其中苏州遥遥领先,去年6月上海至苏州的平均水平为19.3.是上海至嘉兴交通流量第二的路线3.从苏州到上海的平均值是去年6月的20倍.6.嘉兴至上海交通流量第二的路线3.2倍。
在疫情之前,苏州每天有近8万人到上海上班,在周边城市到上海跨城跨城通勤的总人数中占到九成以上,而仅昆山就独占七成多,沪昆之间可说已实现同城化。无论是人员、材料还是资本交易,上海与苏州的紧密性都是该地区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两地双向交通在整个长三角具有指标意义。因此,可以作为上海解封后长三角道路交通恢复的重点。
长三角主要城市之间的公路迁移趋势指数
苏州和南京之间的指数即使在去年上半年的高峰时间也不到1.不到与上海接触的十分之一。上海与杭州的双向指数几乎与杭州-宁波相同。虽然今年上半年杭州-宁波之间的交通影响相对较小,但总体而言,与去年同期相比,长三角主要城市之间的公路迁移趋势指数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海与这10个城市之间的公路交通一般只恢复了30%或40%。一般来说,上海的平均恢复速度和程度优于上海。一方面,其他地方对上海的车辆仍有一定的隔离限制;另一方面,上海企业的恢复带来了上海的流量。
疫情防控政策是影响交通流量的绝对因素。我们可以看到,解封后的一到三周双向交通恢复缓慢,特别是第三周和第二周的流量基本相同,主要原因是上海的隔离政策仍然相对严格。第四周,也就是6月20日左右,随着长三角逐步放宽对上海的隔离政策,双向交通恢复开始加快。随着国家一级疫情防控新要求的调整,第五周交通恢复加快。
长三角十城市和上海双向公路迁移实际指数
以上海-苏州之间的公路交通为例。从上海到苏州的第二周和第三周只恢复了16%,第四周恢复了30%,第五周恢复了50%以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从6月20日(第四周第一天)起,苏州在昆山有固定住所或工作单位有序开放沪昆通勤,标志着苏州与上海最互动、最密切的渠道开始恢复,迁移指数在第四、第五周迅速反弹,政策对交通恢复的影响不言而喻。
从上海和苏州双向公路迁徙的实际指数来看,虽然3月中旬已经开始下跌,但一度表现相对稳定,直到3月的最后一周悬崖跌至谷底,6月下半年才开始加速复苏,最后一周大致恢复到3月中旬。
平均而言,上海出发第一至五周的恢复程度分别为20%、30%、32%、39%和55%。由于基数低,从上海到合肥的恢复程度最高,第五周达到73%,从上海到无锡的恢复程度较低,只有42%-这是相当异常的。与其说上海和无锡的经济联系薄弱,不如说是因为这样一个原因:无锡今年以来的防疫措施是长三角地区最严格的。
一般来说,上海出发的10条路线有7条恢复率超过50%;到达上海的10条路线的平均恢复率为25%、34%、36%、41%和59%。第五周日均值恢复程度最低的为宁波,为46%,上海邻近的三市苏州、嘉兴、南通恢复程度分别为54%、54%、51%。
从第五周的恢复情况海平均出发55%,达到上海59%)来看,疫情对长三角经济区打击很大,道路交通恢复不好,企业供应链和人员往来恢复还需要时间。然而,与6月前四周的低位徘徊相比,第五周可以说是强劲反弹。一个很大的原因应该是6月29日行程卡全面摘星,极大地方便了司机跨省流动。由此可见,放宽防疫控制措施能产生多大影响。
如果超过长三角地区,解封满月后上海与国内主要城市的交通往来到什么程度?在这方面,客运航班的恢复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
根据上海与中国主要城市之间的区域联动指数,选择北京、天津(华北)、深圳、广州(华南)、重庆、成都(西南)、青岛(华东)、西安(西北)、武汉、郑州(华中)。根据飞常准数据库,计算报告期间的实际执飞数字(=判断两地之间航班恢复情况的总计划航班量-总取消航班量)。
长三角十城与上海之间的客运航班
数字显示,客运航班整体恢复非常不理想,显示人员往来阻力仍然很大。尽管国家防控政策的放宽使6月的最后一周(6.27-7.3)航班恢复加快,但航班数量仍然很少。从上海到10个城市只有272架飞机,相当于去年同期1916班的14架飞机.2%;10个城市到达上海行297次,略高于上海。恢复程度只有15%.5%(297/1918)。这意味着,即使在满月解封之际,上海和中国十大城市每周的航班数量仍然相当于去年同期的一天。
从2021年6月每周平均航班数量来看,上海联系最密切的前三个城市是北京(每周368班)、成都(276班)、重庆(252班)。当时深圳和广州因广东疫情特殊情况退出前三;今年6月最后一周,前三个城市已经成为成都、重庆和西安。
作为一个较早放宽上海隔离要求的城市,成都和重庆的双向航班恢复速度比其他城市快,比如6月第三周(6.13-19)上海至成都执飞34架次,上海至重庆执飞34架次。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从上海到其他城市只是个位数字。
第五周(6.27-7.3)从上海到成都的航班增加到84架,恢复程度达到30架.上海至重庆的航班增加到61架,恢复程度为24.2%的飞行数量和恢复程度都远远领先于其他城市。前往上海西安、青岛的航班到第五周也明显好转,前往武汉的航班恢复缓慢,但前往郑州的航班取消率几乎没有变化。
从上海到中国十个城市的航班取消率
上海和北京之间的航班直到6月底才开始恢复,从前几个月每周只有7次单向上升到25次。考虑到京沪航线实际上是中国最繁忙的航线,即使恢复到25次,数量仍然太少,这表明,北京和上海也受到反复疫情的影响,人员往来阻力巨大,不利于中国这两个中心区域的交流——天津的数据也可以从侧面证实这种阻力。天津是这10个城市中唯一一个仍与上海双向零航班的城市。
与公路交通不同的是,航班数量通常是双向相等的。2021年年平均每周,上海和10个城市之间的航班数量为1880班。然而,在今年6月的第五周,从上海到广州和深圳的客运航班恢复程度远低于从广州和深圳到上海的客运航班。6月的第五周,从广州和深圳到上海的45架飞机,从上海到广州和深圳的飞行只有18次。
为什么会这样?
应该说,到6月份,全国民航市场逐渐恢复,6月19日达到8141班,自3月7日以来首次突破8000班大关,创下100多天单日航班新高。也正因此,上海作为国内最大的航空枢纽的疲态更为明显:6月第五周,上海与国内十大城市之间日均航班数仅为81架次,仅相当于全国总量的1%,而在上海封控之前的3月,上海两大机场的日均航班量高达493架次。
如果比较国内外航班的飞行情况,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疫情对航空业的影响:6月份上海浦东虹桥机场的航班取消率仍高达90%,东方航空旗下上海航空的飞行率仍只有10%,6月份上海浦东机场内飞行率仅为30%.但国际客运航班的飞行率高达61%.59%。当然,这是因为大多数国家已经放宽了国际旅游的防疫限制,但另一个原因是,自2020年实施五一政策以来,国际航班数量一直很少。一旦中美航线每周只有8班,因此国际航班的高执行率是基于计划航班本身的严重限制。
对航空业而言,防疫限制的影响尤其大,只要上海的旅居史限制不放宽,旅游、商务出行的限制是必然的。单向恢复航班不仅给航空公司的运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且不能推动客流、物流和资本流动,恢复主要城市之间的正常人员流动和经济联系。
可以说,上海封城相当于一个极端的实验,正好让我们看到,这样的枢纽城市在几乎切断外部联系后,对整体经济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长三角的公路交通数据和路交通数据和中国十大城市的航班数据中得出以下结论:
上海交通恢复最快,长三
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