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12月13日电 题:无声证言!731部队再添新罪证
新华社记者王建、杨思琪、戴锦镕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旧址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细菌战遗址群。在第九个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改陈工程完工。2万余件(页)新遗物、新档案、新史料首次展出。
一件件物证,为731部队进行人体实验、研制细菌武器和实施细菌战再添新铁证,揭露着无法掩盖的历史真相。
731部队留守名簿 揭开“恶魔”之脸
走进陈列馆,用六种语言书写的“反人类暴行”映入眼帘。
二战期间,侵华日军以研究防治疾病和饮水净化为名,实则用中国人、朝鲜人、苏联人等进行活人实验,研制和生产细菌武器,这支驻扎于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秘密部队便是731部队。
电脑这是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新展出的《关东军防疫给水部留守名簿》(12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在展厅的玻璃柜内陈列着一页页泛黄的名簿,封面上用日语写着“关东军防疫给水部留守名簿”,多媒体展示屏上,部队成员的签名、人员来源、身份构成、职级、亲友信息、印章等清晰可见。
“经过几十年的线索梳理,我们在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的一个分馆,找到了这个名簿的线索。经过几年的认证许可、严格审查,终于以展览的形式对外开放。”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说。
据名簿记载,731部队共有成员3497名。金成民说,这些档案揭开了这支“恶魔部队”的秘密面罩,与其生物战、人体实验、战后贻害等罪行一起,昭告其反人类、反文明、反伦理暴行。
电流孵卵器 为细菌实验再添铁证
陈列馆内,一个高约一米的四方形金属柜首次亮相。这是一个电流孵卵器,内装有铁丝网,外面有一层金属门,里面还有一道玻璃门,顶部有可调控通气阀,外门上有“株式会社”“电流孵卵器”等字样,制作精良。
“这是731部队进行细菌实验的铁证。731部队捕捉、饲养老鼠,目的就是繁殖鼠疫菌,并用于人体实验、发动细菌战,所以731部队也被叫作‘老鼠部队’。”金成民说,731部队细菌生产部有一个生产班,每天组织人员进行鼠疫菌的培养。据统计,至少有3000人在这里被731部队用于人体实验。
电脑这是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新展出的电流孵卵器(12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研究人员介绍,日军侵占我国华北地区后,设立了一八五五细菌战部队,总部设在北平(今北京),其骨干人员由731部队成员组成,曾多次在华北地区实施细菌战。展厅里,一张黑白照片记录了这支部队的防疫车和有关设备,其中包括电流孵卵器。
专家指出,包括鼠疫、霍乱、炭疽等各种传染病病原菌,这些在军事行动中用以杀死人、牲畜和破坏农作物的致命微生物、毒素等,被称为细菌武器。它是与化学武器、核武器并列的三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一。731部队的细菌研究实验从1932年开始,到1941年基本完成,但并没有完全停止,一直延续到1945年日本战败。
2000余件战争遗物 力证日军毁灭证据
除了“跨国取证”、科研发现,对相关遗址的持续考古挖掘也是731部队罪证研究的重要一环。
四方楼遗址是731部队进行细菌实验和人体实验的核心区域。70多年过去,遗址破损严重,考古人员从埋藏坑和下水道里挖掘出2000余件战争遗物,包括铁器、玻璃器、铜器、陶瓷等,其中玻璃器、铁器居多。据了解,这些器皿多用来盛放实验研究所用的各种制剂。
这是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新展出的玻璃器皿(12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电脑
“为了公众安全,一些可能装着有毒物品的容器没有展出,但在挖掘中能够看到容器上写着‘毒’等字样。”黑龙江省文物博物馆学会理事长李陈奇说,据资料记载,为销毁罪证,1945年8月日军撤退前,曾匆忙就近销毁实验设备,并将细菌实验室炸毁。这些文物,是日本侵略者企图毁灭罪证的第一手证据。
“遗物、遗址、史料等研究成果相互关联、相互印证,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731部队犯罪证据链。”金成民说,随着越来越多的物证被发现,731部队的罪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并时刻警醒世人。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新馆于2015年8月15日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7年间共接待国内外参观者近600万人次。
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