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款蓝牙耳机评测,来了!综合粉丝提名、销量和价位,我们选择了以下 16 款产品进入评测:
54 电脑 元和 1999 元的耳机究竟差在哪?哪款能感受到传说中的大师级调音?哪款才是学生党的平价性价比之选?
我们去到了专业的声学实验室,历经「音质」、「降噪」、「通透」、「舒适」四大关卡后,选出了一骑绝尘的选手!文章最后与您揭晓
一、音质通过这次买样我们发现,在耳机这个领域,无论是百元级,还是千元级,都喜欢宣传“大师级调音”、“ HiFi 音质”……可听感本身就是一种“玄学”,对于普通人来说大概率就是“听个响”;而对音质有要求的人来说,声临其境的现场感则是最基本的要求。
对于一款耳机来说,影响音质的元素非常多,如腔体设计、磁体材料、动圈和振膜材质、动圈尺寸等等。
电脑但想要评测一款耳机的音质如何,则需要关注 3 频:低频、中频、高频,2 维度:频响曲线、谐波失真。
我们将 16 款耳机送到了专业的声学实验室(半消音),用符合欧盟EN 55032和国标GB/T12060.7标志电声测试头和躯干模拟器HATS模拟人耳,用 4 个相距 1 米的噪音音响作为噪音源,播放一段全频段能量为 80dB 的粉红噪音(声学测试噪音),通过功率放大器、声级计和音频分析仪来收集耳道内噪声信号的声压级,来测试样品的音质情况。
01 频响曲线频响曲线,可以简单理解为一条具有参考性、可以反应耳机音质好坏的曲线。
理论上来说,曲线越平滑,音质的表现也会越完美,越能让人在不同音段感受到如演唱会般的现场感。
通过实验室工作人员近 2 周的努力,我们最终得到了 16 款耳机的单耳频响曲线,结果如下:
电脑相信我,第一眼看到这 16 条线的感受与你一样:这都是啥啊
经过技术研究员的几番解释,渐渐也看出了一点门道:从低频和中低频部分来看,1号华W、2号小M、3号漫B者、6号小D、10号BO*E、12号I*F 和 13号苹G 的曲线均较为平滑,低音更浑厚,不轰头。
7号华Q北 的表现就相对较差了,低频部分严重失控,声音相对浑浊。偶尔带带没关系,长期佩戴可能会对听力产生影响。
就中高频和高频而言,这 16 款耳机的还原度均相对较好,只有 9号Q*Y 在 6300Hz 位置有较大的凸起,说明该样品在这个频段的声音会比较尖锐,听起来会相对失真。
除此之外,我们还测了 16 款样品的左右耳频响差,来判断耳机左右耳听到的实际声音是否一致。
根据结果来看,曲线越平直,对声音的还原度越高:5号声K、7号华Q北、15号索N 和 16号小M 样品在低音频段,左右耳实际听到的声音偏差很大。
1号华W、10号BO*E、13号苹G 和 14号森H塞E 的左右耳音质会更为清晰明亮,和谐统一。
02 谐波失真
谐波失真,可以简单理解为信号通过设备(耳机)传播中带来的杂音,是一种非线性失真。由于测量范围有限,更多用来评价低频信号的失真。
我们通过测试 16 款样品的左右耳失真度,来判定其谐波失真情况,曲线越平滑,说明声音还原度越高。
从数据来看,7号华Q北 可谓是“一骑绝尘”,对音质和听力均有影响;4号潮Z能 在高频有突起,12号I*F 在低频有起伏,稍显逊色。
声音嘈杂的办公室、熙熙攘攘的地铁公交……尤其是当你需要长时间专注去做某件事的时候,一款拥有降噪模式的耳机,绝对是提高生产力的好伴侣。本次评测的 16 款耳机中,从百元级别的潮Z能,到千元以上的索N、苹G,价格相差数十倍,降噪效果真的天差地别吗?
01 主动降噪
主动降噪,可以简单理解为环境声波,与耳机降噪系统发出的声波相互抵消的结果,可谓是用魔法打败魔法~本次耳机评测中,拥有主动降噪模式的样品共计以下 13 款:
与上文测试方法相同,通过播放 80dB 的粉噪,来收集 16 款样品的降噪曲线——
从全频段来看,数值越低,降噪效果越好,具体可参照优秀代表 13号苹G 和 10号BO*E;
除此之外,低频部分 6号小D 表现突出,适合办公环境;高频部分 15号索N 和 3号漫B者 表现较好,适合通勤环境。
02 平均降噪深度
将 13 款样品开启降噪与未开降噪时进行对比,计算得出每款样品的全频段平均降噪深度。
其中 13号苹G、14号森H塞E、10号BO*E 和 15号索N 的降噪效果整体表现较强,让你带上耳机,就能在嘈杂的环境里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安逸得很~
百元级的 6号小D、3号漫步者 也不错,更适合追求性价比的朋友!
当你不想摘耳机,又想听清楚周围的环境音时,耳机的通透模式则完美地解决了这一痛点。通过音频也可以感受到,在开启通透模式的状态下,人耳可以“无视”耳机带来的被动降噪效果,清晰地感受到环境音。
本次评测的样品中,除 1号华W 、7号华Q北、12号I*F、16号小M 外,均有通透模式,参考上文降噪的测试方法,全频段通透性能测试结果如下:
数值越低,证明样品对环境音与实际听到的声音平衡得越好。据此,13号苹G、5号声K、2号小M、10号BO*E 的通透性能表现不错。
唉,不知道有没有和我一样的小耳道朋友:想选入耳式耳机,结果连自带的最小号耳塞都带不进去;选半入耳式的吧,又压得外耳道疼……
耳机的舒适度显然成为了选购的决定性因素,不然买回来要么退货、转二手,要么也是闲置。可每个人的耳道结构均有所不同,如何让每个人带起来都舒服呢?
除了品牌们各显神通,尽可能多地收集人耳数据,调整整体设计外,耳机的舒适度还与以下维度有关——
01 形状&重量
本次评测的耳机造型可以大致分为两种:豆状和杆状。耳机品牌厂商为了提升音质,多选择豆状结构;而手机品牌厂商为了提升通话质量,尽可能多地收音,多为杆状结构。
二者相比而言,杆状耳机可以把一部分重量置于杆上,减少了部分内耳道的压力;尤其是对于半入耳式样品来说,更是减少了耳道与耳屏的压力。
豆状耳机则普遍更重,10号BO*E 的单耳重量甚至超过了 9 g,差不多是 7号华Q北 的 4 倍了;更何况豆状耳机大多都是入耳式,在重力和摩擦力的加持下,更容易涨耳。耳朵比较敏感的朋友,可以综合形状和重量进行衡量。
02 过敏
耳道发痒、红肿,甚至流脓……戴耳机出现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过敏了!去年就有某品牌耳机疑似引发耳部炎症上了热搜。
不正确的佩戴和使用方式的确可能导致类似情况,但值得注意的是,“过敏”也很有可能是元凶之一。
以入耳式耳机为例,耳帽多为硅胶、硅橡胶等材质,硅胶过敏的朋友建议使用半入耳或头戴式耳机。
另外,部分耳机机身可能含有重金属镍,对镍过敏严重的朋友更建议佩戴头戴式耳机。
综合「音质」、「降噪」、「通透」、「舒适」四大维度,我们最终推荐:
根据这次评测结果来说,在降噪耳机这个领域,价格与体验还是成正比的。无线耳机的传输涉及到蓝牙和芯片等问题,还是不建议大家购买4号、7号这类非品牌耳机。
虽然很多人的生活可能早已离不开耳机,因佩戴不当而产生的悲剧也早已屡见不鲜,但我们还是想提醒大家正确佩戴和使用耳机的重要性。
因耳机佩戴不当带来的危害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高强度声刺激对听觉系统造成的损伤;二是长期佩戴耳机对耳道、耳廓等结构造成的机械系损伤。
我们也向耳鼻喉科专家咨询,给大家总结了正确使用耳机的小贴士,请查收——
这期历时半年的耳机评测,终于停笔交卷了,希望这次的评测结果对大家有帮助,也能为我们打出一个满意的分数。
电脑